
艺术作品泥塑,艺术作品泥塑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作品泥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艺术作品泥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凤翔泥塑的艺术特色?
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汉族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使易行,造型生动,色彩别具一格。其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在数百年的历程当中,泥塑作品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着,众多优秀的传统泥塑作品都得以不断传承,尤为典型的是虎的形象。
泥塑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泥塑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工艺美术,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用泥塑制作成很多种作品,通过不同的手法来塑造泥塑的形态,泥塑的制作技法主要有:
1.借助他物法借助某一器物,如雪碧瓶、纸杯、报纸、废旧的工具等作中介物,在外面比较封闭地包裹泥片或围筑泥条,使其巧妙成型,1.挖空法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在造型时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型,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使之成微空心,局部再用泥修接。
2.泥板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和肌理效果进行装饰。
3.泥条法即用手极泥搓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在制作时不要多压,而要尽量保留各种形态的泥条。
4.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
以石胎泥塑造像为主的石窟是?
炳灵寺石窟。中国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其中以169窟内十六国西秦时期的造像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早期佛教艺术的特色。窟内造像大部分为公元四世纪末到五世纪初的作品,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
是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又名麦积崖,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素有“东方雕塑馆”的美誉。196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因该山形似麦堆而得名。始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后又经历代开凿修建,共有洞窟194个。现存历代泥塑、石雕像7200余件,壁画1300余平方米。其中最有价值的洞窟有牛儿堂、万佛堂、天堂沿、123窟、84窟等。
中国佛教石窟大约如于公元三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现在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泰(384~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大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
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
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572年),泰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
隋文帝仁寿元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逐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
约在唐***二十二年(734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埸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现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
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作品泥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作品泥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61151.html发布于 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