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汉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地址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为天津市的一种民间文化,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作为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现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彩塑被公认为是天津的一绝,早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经享有很大声誉。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大沽龙灯
大沽龙灯又称大沽舞龙,是一种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地一带渔民的传统民俗***活动,最初由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摆渡师傅李树清受当地舞狮表演启发自编而成,后来演变为一项深受大沽口一带渔民欢迎与喜爱的***节目。它的制作简单,用藤、竹、麻、木、纸、布等原料就可以了,七八个渔民用上两个半月左右就能扎制成一条长约45米的“水龙”(当地渔民的称呼)。
3、风筝魏风筝
风筝,古称“纸鸢”或“纸鹞”,最早起源于中国,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中国古人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传信,甚至试图利用风筝载人飞翔。五代时期,太监李邺于皇宫中制作纸鸢,在头部放置一枚竹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风筝”也因此而得名。
4、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是发源于河北三河、香河、北京平谷、天津宝坻等京东地区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主要乐器,除了演唱者左手挟铜板,右手击鼓外,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由于伴奏及曲调简单。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5、汉沽飞镲
汉沽飞镲是沿海渔村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方传统民俗艺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寄托着当地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天津站附近孩子玩的地方?
东疆湾沙滩景区系我国更大的人造沙滩景区,景区西至观澜路,东临渤海,周边道路交通网便利供同城化时间保证,只需一个小时就可以感受到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所带来的都市休闲的***度***
天津站位于天津市中心,周边有许多适合孩子玩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天津科技馆: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是一个科普教育场所,有许多互动式的科学展览,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到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2. 天津动物园: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园内有各种动物,如熊猫、老虎、长颈鹿等,孩子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动物,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3. 天津水上公园: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这里有美丽的湖泊、绿地和***设施,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
4. 天津欢乐谷:位于天津市东丽区,是一个大型的主题公园,有各种***的游乐设施和表演,适合家庭游玩。
天津还有什么别称吗?
天津于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筑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明确筑城时间的城市,天津的意思为天子车驾渡河之地。
在天津600年的历史上,除了正式的名称外,还有多个别称,下面我们逐一介绍一下。
1,津沽和沽上。
源于天津七十二沽,天津为九河下梢,号称七十二沽,如塘沽、汉沽、葛沽、咸水沽、丁字沽、大直沽等。其实“七十二”并非确数,只是泛称而已,所谓“津”,就是渡口,而“沽”,就是傍水之聚落。天津历史曾名直沽,海河古称沽水,可见津与沽密不可分。“津沽”并称,顺理成章。另外,天津文人在诗文书画上常署名地望为“沽上”,津门十景“沽水流霞”,是对海河风光的艺术概括;“沽上”就是海河之滨的意思。
2,海津。
元延佑三年(1316)在直沽设海津镇,命副都指挥使伯颜镇守,因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建制,因此有海津之称。
3,三津。
三津之称有两种解释,一是北运河、南运河在三岔河***汇为海河,是为“三津”。二是天津卫与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卫合一,故名“三津”。天后宫有“佑卫三津”和“三津福主”的匾额,南门外大街有“三津磨房同业公会”和“三津胡同”,可见此称由来已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58131.html发布于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