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中日文化交流绘画

cysgjj 2024-11-05 17
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中日文化交流绘画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唐朝时期中日有哪些主要的文化交...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时期中日有哪些主要的文化交流?
  2. 中日文化交流及其影响?
  3. 中日几世纪开始交流?
  4. 有哪些中日文化的交流史?

唐朝时期中日有哪些主要的文化交流

中日文化交流之遣唐使

中日文化交流之鉴真东渡

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中日文化交流绘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过渡:除了来往日益频繁的遣唐使,还有六次东渡日本的一位僧人为中日文化交流,

1.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其中历时12年,虽然双目失明,但最终第六次达到日本。

2.他在日本传播佛经,传播中国医药、文学书法建筑,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中日文化交流绘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师总结:鉴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终到日本,中日两国人民的赞扬与称颂更是表达对鉴真的崇敬之情。

3.中印文化交流之玄奘西行

过渡:鉴真的持之以恒,令人折服,在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同样,组织“重走玄奘西行路”活动,创设情境,穿越历史,重走西行之路。

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中日文化交流绘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玄奘西行与归国路线图》中,可以看到玄奘西行路是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最终到达天竺的那烂陀寺游学。

展示《***西域记》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玄奘西行带来哪些丰硕成果?

1、语言文字方面

在公元前后,大和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只有口头语言。后来经过汉文字的传播,公元5世纪后,汉字开始在日本列岛上正式使用

隋唐时期,伴随着大量的使团、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其成员大多文化素养较高,对文化的理解度和吸收度较好,对于汉文字的学习也更深入。由此日本一些有识之士便着眼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在消化汉字的基础上借用汉字的读音来标记其语言; 借用汉字的训读音来

中日文化交流及其影响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两国间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中日两国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交流,也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日文化交流,对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甚至对于国际关系、民族情感革命运动、人民友谊、日常习俗等等,都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中日几世纪开始交流?

中日交往从中国唐朝太宗时期开始 。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630年,舒明***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

有哪些中日文化的交流史?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日本由绳文文化向着弥生文化转型,出现了贫富差别、身份等级和阶级分化,之后开始在一些地区发展出小规模的村落国家

这期间,也正是中国的两汉时期。《汉书》里记载,“乐浪海中由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这说明,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与中国汉王朝建立联系——虽然路途遥远,跨越海峡又危机重重,但是当时日本的诸多小国仍然不惜冒着重重危险,派遣使者到今天朝鲜平壤附近的乐浪郡献礼,换取赏赐后再返回。

《后汉书》单独为倭人立传。据记载,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在洛阳接见了来自倭的“奴”国使者,并授予其印绶。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证明了《后汉书》的记载无误。

但在两汉时期,中日交往是相当松散的,甚至可以说仅仅是形式上的,虽然我们无法排除这期间两国民间或许存在更为紧密的经贸和文化往来。古代日本开始被列入中国中原王朝的政治大事,出现在东汉结束以后的三国并立时期。

公元238年,魏国皇帝曹睿下旨司马懿率军讨伐盘踞在辽东的军阀公孙渊,并很快击溃后者,重新将辽东及今天的朝鲜半岛大部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统治。次年,日本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者进贡。这两起***究竟有什么关联?

日本著名中国史学者藤家礼之助(1928-2010)生前曾长期出任东汉大学文学部教授,其所著的《中日交流两千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9年7月出版)一书指出,邪马台国在公元238年前曾长期向公孙氏地方***进贡,此举旨在维持包括邪马台国在内的日本列岛、朝鲜半岛政治秩序的相对稳定,避免邪马台国成为公孙氏讨伐扩张的对象。书中指出,公孙氏设置带方郡并在朝鲜半岛南部发挥影响力,这使得邪马台国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以从属的姿态同它往来。而当曹魏***灭掉公孙氏后,“倭”就摇身一变,马上向更强者表示忠诚,寻求谅解(“倭”国此前向中原王朝进贡求封,而后将保护者转变成公孙氏,这完全可能成为曹魏王朝的讨伐借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57667.html发布于 2024-11-05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