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

cysgjj 2024-10-06 24
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1907年春柳社演...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907年春柳社演了什么电影?
  2. 书友们,外国文学名著译本中,哪些行文风格最有中国汉语味?

1907年春柳社演了什么电影

1907年春柳社演了电影《黑奴吁天录》。

《黑奴吁天录》。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剧本是曾孝谷根据美国斯托夫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林纾、魏易译本《黑奴吁天录》改编的。改编者对原著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突出了奴隶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民族思想。

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春柳社,是中国文艺研究团体。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目的,并最先建立了演艺部。创始人李叔同(息霜)、曾孝谷。先后加入者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黄喃喃、李涛痕、马绛士、谢抗白、庄云石、陆镜若等人。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奠基。

书友们,外国文学名著译本中,哪些行文风格最有中国汉语味?

既然是翻译,就不应该有"汉语味";换言之,如果将外文变成非常地道的中文,反而失去了外文的原汁原味。

下面是著名英国文学家培根《论学习》(of study)一文开篇第一句话的汉语译文、哪一句翻译得最具有"汉语味"呢?

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一;读书可以作为消遗,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二;读书是为了***、装饰和增长才能。
三:读书为学底用途是***、装饰和增长才识。
四:读书可以怡情养性,可以摭拾文***,可以增长才干。
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可以作为***,作为装饰,作为能力的培养。
:学习以获乐趣,以装饰门面,以求才能。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读书可以***,可以装饰,可以增长才干。

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了第五句的翻译是"名家"、"大家"的手笔之外,其余都是"无名之辈"的翻译;第五句出自王佐良先生;王佐良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外语翻译的泰斗级的人物;您觉得他的翻译咋样?

清末民国初年,中国还曾经出现过一个根本就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此人名叫林纾(林琴南)1852-1924,清光绪年间的举人;

光绪二十三年(18***),林纾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即茶花女);这是中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方***;

以后,林纾的翻译越发不可收拾——与魏易合作翻译《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

告诉你,没有。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文化语言特点,即使翻译成汉字,也脱不开原本作者的行文风格,如果脱开了,就丢了原作者的思想和反映的国家时代背景,那还是名著吗?

哪一本世界名著都没有汉语味,就便译者水平再高,都译不出来世界名著变成唐诗宋词,更或百家名赋。世界名著和汉语是两个概念,两个风格。汉语言学的内涵那是博大精深的,而且是活跃的,因为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和象形文而来的,不像***数字,123456789简单明了,中国的汉字,汉语言那是博大精深的,世界名著根本代替不了!

首推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逸事》(小仲马的《茶花女》)和《魔侠传》(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传》等。

林翁不懂外文,纯靠听懂外文的人讲述原著内容进行翻译,所以译来完全中国风。这恐怕是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翻译史上绝无仅有的翻译套路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林纾的艺术作品是否为译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50910.html发布于 2024-10-06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