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大眼睛艺术展览,大眼睛艺术展览图片

cysgjj 2024-09-27 26
大眼睛艺术展览,大眼睛艺术展览图片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眼睛艺术展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眼睛艺术展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艺术小白如何正确参观美术馆?有什么好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眼睛艺术展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眼睛艺术展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艺术小白如何正确参观美术馆?
  2. 有什么好的VR体验的展览吗?
  3. 中国美术馆新办的“壕展”被吴为山评价为“20世纪中国美术最高水平”,有没有言过其实?

艺术小白如何正确参观美术馆

其实去美术馆只是提高自身修养,你只要努力去欣赏就好,好多电视或电影都说能看出作者是谁,画派等等,那些都是艺术创作。所以,你完全不必有心里压力,只要有所得就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美术馆在大家眼中可以音乐歌剧画等号,总感觉是需要走心的。其实两者确实挺像的,因为它们都属于艺术作品,美术馆中的艺术作品属于视觉艺术范畴,懂得人看门道不懂得人看热闹,但真正最懂作品的是艺术家自己本身,所以保持一颗平静与好奇的心,去欣赏下别人的作品未尝不是一种享受。附一张国际画展的图,作品好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眼睛艺术展览,大眼睛艺术展览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懂艺术?没看过展览?去美术馆的心里就跟第一次去奢侈品店的专柜一样吧,一个字,慌~

心里难免紧张:到底去了以后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才能表现的自己既不low又好像懂点艺术?

下面这份美术馆优雅观展指南请拿好~

大眼睛艺术展览,大眼睛艺术展览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了解美术馆

有什么好的VR体验的展览吗?

想为大家推荐一个大IP的VR展览,就是故宫于2017年底经过精心设计打磨,最终成功推出“故宫VR体验馆”项目(位于交泰殿西隆福门南侧)。近些年来,随着VR、AR等代表着未来趋势的技术不断突破,博物馆展览与VR技术的合作也成为了各大博物馆、艺术中心探索的方向。在我国,故宫博物院在这一新方向的探索可以说是一马当先。目前作为第一期首先为大家带来的VR体验项目是《朱棣肇建紫禁城》。在这一体验项目中,只要戴上VR4D头盔,你就仿佛置身于气势恢弘的紫禁城中,首先紫禁城全境就闯入眼帘,之后你便会突然感觉自己跃上了马背,跟随明朝的皇帝朱棣一路前行。跟随解说一起穿越回紫禁城建筑之时,从星象、礼制、五行等角度聆听修筑的故事。据技术人员介绍,故宫这套项目与传统VR技术相比,拥有独特亮点。首先是配备了“头盔式”360度的VR佩戴设备,防止设备脱落带来的体验中断。同时,除了基本VR设备,还为游客专门配备了3D动感座椅和灯光氛围控制系统,配合视野协同作用,共同***观众运动体感、视觉、听觉等感官。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游客仿佛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穿越回古代,体验了一回紫禁城中正宗“宫里人”的故事,在鲜活的历史场景中行走、触摸和体验。这不仅会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体验,同时也为文物文化保护传播与“复活”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此外,已经过去的一些展览也曾应用过VR技术为展览增添新意,比如故宫去年在斋宫西暖阁展厅布置的VR互动区,带领观众体验穿越到景德镇御窑遗址的考古现场,还有首都博物馆海昏侯展览时引人注目的VR大片,以及国外的展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推出的VR“复活”恐龙线上展等,都是应用了VR技术的博物馆展览。

中国美术馆新办的“壕展”被吴为山评价为“20世纪中国美术最高水平”,有没有言过其实?

吴为山先生是知名雕塑家,任馆长期间又有多次策划大型展览的经验,眼光当自卓然。此次展览,吴先生能出此大言当然也不全然是自卖自夸。这基于对中国美术馆管藏中国现代美术作品的一种自信。换句话说,不是没法超越,是别人很难一口气拿出这么多。

大眼睛艺术展览,大眼睛艺术展览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家美术馆建馆以后,就以19世纪末以后的中国名家作品为主要收藏,并凭借丰富且高质量的管藏储备吸引更多类似作品入藏。而截止目前,中国美术馆还没有如此大规模的管藏整理出展。本次展览试图尽可能地通过美术作品展现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由赵之谦、何绍基而任伯年、吴昌硕,再到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吴冠中,这是中国美术馆所希望勾勒出的一条线索。所入选和展览者,基本都是开宗立派并有所继承者,目的也是体现所谓的底蕴深厚,与庆祝十九大召开的主旋律相契合。虽然即使如此,也难免失收珍品,但就单一馆藏来说,称之无出其右,恐怕也无不可了。

吴先生之所以有自信自称“20世纪中国美术最高水平”,立足点不在于全,而在于入选者的地位名声均无可争议。另外一点就是馆方的重视程度,相信即使中国美术馆的铁粉也能在这次展览中看到见所未见的作品。据说馆方这次算是亮了家底,拿出了很多地下库里的生货。加之媒体宣传到位,展览时间短,这次展览的热度居高不下,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中国美术馆每年的展览排得满满的,能在里面举行展览的都是牛人,除了专业牛,还有什么都要牛,可见这是一个讲综合实力的时代。这个展览的展品水准是非常高的,有机会要多参观学习。介绍几个画鹰的:潘天寿、黄昌友、齐白石。


潘天寿《鹰》


黄昌友《鹰》


齐白石《鹰》

中国美术馆建馆50多年来,构成了上起明清、下至当代,特别是反映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藏品序列,堪称国家美术宝库。目前中国美术馆已经收藏了超过10万件藏品,藏品规模上已经跻身世界美术大馆。近期展出的被称为“壕展”的“美在新时代”特展,便是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中精选近现代名家大师作品200余件(套),呈现了完整的20世纪中国美术史。

这个展览被吴为山评价为“20世纪中国美术最高水平”,有没有言过其实还是仁者见仁的事,不过肯定的是这次展出的作品确实不错,而且此次展出的作品90%属于首次走出藏品库与公众见面。

首先这次参展作品均出自20世纪名家之手,从晚清的赵之谦、何绍基的作品开始,呈现百余年中国美术传承脉络——民初海派任伯年、吴昌硕诸家承上启下,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等从传统中开拓出花鸟、山水、[_a***_]的创作新路;展览亦展示了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融合中西的不同探索路径,他们传承与引进相结合,开宗立派并建构了不同的学术与教育体系,吴作人、吴冠中发扬各自传派,登上艺术高峰;展览还特别展示了舒乙捐赠的老舍、胡絜青藏画中的精品。这些艺术家在中国现代画坛上都是响当当的。

展出的作品也能体现出艺术家的水平。类似傅抱石的《云中君》,创作于1954年。1954年是傅抱石创作“九歌”题材最为专注且多产的一年。就“云中君与大司命”的题材,傅抱石创作的目前存世作品仅3幅,其中一幅就是藏于中国美术馆,另一幅为同年横向构图创作的《云中君和大司命》,现藏于新加坡藏家手中。而另一幅尺幅更大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于2016年北京保利春拍中拍出了2.3亿人民币,创下了2016年度中国近现代书画全球拍卖纪录。

傅抱石的《云中君》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此次展出的馆藏作品很多都呈现了艺术家的另一面风***。类似徐悲鸿善画马,但是其笔下的鹅也是一绝。此次展览便展出了徐悲鸿创作于1935年的国画《鹅》,这次是其首次走出藏品库与公众见面。

还有齐白石,众人皆知其笔下的虾,但展览则呈现了齐白石笔下的“雄鸡”,还有齐白石所画的《寿翁》《日出》《雄鹰》等作品。与此同时中国书画传统讲究诗书画印合一,此次也展出了齐白石的篆书《百花齐放》。

齐白石《寿翁》

出展览的出发点来看,“美在新时代”为了学习发扬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在文化自信基础之上,在新时代展示美、传播美,紧跟时代进程而出发。

徐悲鸿 奔马 105×1520px 1944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从展品的清单来看,其中包括——齐白石、傅抱石19件,叶浅予23件,李可染12件,徐悲鸿7件,林风眠8件,庞熏琹7件,吴作人42件,吴冠中38件…等精选近现代名家***作品200余件套,并在6个展厅呈现,规模极大。既有从晚清赵之谦、何绍基开始,有民初海派任伯年、吴昌硕诸家承上启下;从传统中开拓出花鸟、山水、人物画新路的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等;又有传承与引进相结合,开宗立派建构学术体系的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融合中西,油画、国画双管齐下;还有吴作人、吴冠中发扬各自传派……

傅抱石 云中君 1954年 36.2×1200px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林风眠 油灯花果 67.9x1680px 1960年 水彩 中国美术馆藏

从艺术史发展的角度,这些***、名家每一位都家喻户晓,每一位皆是一坐艺术高峰,将群峰并峙实属难得,更为难得的是其中不少作品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吴冠中 根扎南国145×9200px 1998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从历史发展角度,他们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在时代主题发生转变、古今中西艺术融汇激荡的语境下直面现代性的挑战,从传统正脉和中体西用的实践创新中重新鼓荡起中国美术的堂堂士气、振作起民族精神,为中国美术开辟了新的道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眼睛艺术展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眼睛艺术展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49086.html发布于 2024-09-27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