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审美体验,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审美体验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审美体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审美体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
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是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再创造。
感受:艺术鉴赏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具体的鉴赏活动也是从感觉艺术品的具体形象开始的。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在艺术鉴赏中,感觉是对作品外部形式因素的感受,它最直接地反映出作品的美或丑。
想象:在艺术鉴赏中,欣赏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艺术形象所直接提供的信息,而是积极地调动自己的艺术想象和联想能力,对艺术形象进行补充、丰富和再创造。
体验:艺术鉴赏中的体验,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所反映的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理解:在艺术鉴赏中,欣赏者不是停留在对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享受上,而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审美修养去认识和评价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等深层次的内容。
再创造:艺术鉴赏的最后阶段是再创造,是欣赏者与艺术作品进行情感交流和审美再创造的过程。
怎样欣赏一副美术作品,去看画展的时候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估一幅画?
这就分是什么样的作品了。如果是历史遗留的画作,就首先需要了解背景,以历史的观点去理解欣赏画作。如果是当代作品,那就分不同的创作取向了,早知道作者的价值追求,然后才有欣赏。如果不理解作者价值追求,很多时候,没法看,也没法欣赏。简单说,欣赏画作分两种,业余兴趣欣赏和专业欣赏。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业余兴趣欣赏,就是一个看你喜不喜欢,喜欢就多看两眼,不喜欢就算,不必多想,也想不出啥。专业欣赏,就从各自的背景来评价,也是各取所需。没有一个标准,一定要先看形体,再看***,再看色彩什么的欣赏手册,也没有必要。
看画展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既是提升对绘画艺术了解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
看画展也是一门学问。同样是看画展,走马观花看画展跟仔细品味看画展得到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效果。
笔者有幸参加过一些画展,这里将积累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看画首先要看画的视觉效果。绘画是以图象呈现的视觉艺术。无论是写意画写实画还是抽象画,视觉感受是观众最直观的第一印象。看画要看画的构图是否严谨合理,画面是否清晰明朗,笔墨线条是否流畅自如,光线色彩是否丰富饱满或简约明快,是否有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二是,看画要看画的技法风格。技法风格是画家艺术修养造诣及审美理念在画中的集中体现,每个画家有每个画家的技法风格。通过欣赏品味画的技法风格,可以对画家的绘画水平能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是,看画要看画的主题思想和立意创意。每幅画都有它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代表一幅画的品位和格调,也反映了画家的艺术观念、立场和态度。一般的讲,主题思想不明朗或格调不高的画作是很难评定为优秀作品的。
四是,看画要看画创作的时代及其背景。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时期,不仅代表了近一千年前那个时期的绘画水平,而且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经济社会人文情况。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再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什么多是宗教神话题材,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体油画,如果了解了文艺复兴所处的时代环境背景,了解了文艺复兴的主旨,对这些就有了清楚的了解。
总之,看画展时,对参展作品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欣赏解读,这样才能获得充实丰富的艺术享受,也才能对所欣赏的画作出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审美体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审美体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42044.html发布于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