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徐悲鸿艺术交流中心,北京徐悲鸿艺术交流中心君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徐悲鸿艺术交流中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北京徐悲鸿艺术交流中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有哪些一本艺术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中央民族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广播学院 中央工艺美院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 徐悲鸿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民族大学 中北大学 北京音乐学院 北京演绎专修学院 北京东方大学 还有一些民办类的艺术院校,没有给你介绍,以上均为重点大学或知名院校
徐悲鸿的绘画都有哪些特点?
徐悲鸿作为一名最为大众所熟悉的近现代绘画艺术大师,徐悲鸿曾留学法国巴黎,绘画艺术融会中西、贯通古今,既擅长动物、花鸟、人物画,又兼长于油画、素描、书法和绘画理论,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创始人之一。
▲ 徐悲鸿19岁时在上海留影
早在20世纪30年代,其艺术成就已令人瞩目,市场表现已十分强劲。他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其中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一千余件,其他作品散见于香港、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还有数十件油画精品毁于战乱。
(一)留学期间(1919~1927年):欧洲古典写实主义风格。徐悲鸿自幼受到了朴素绘画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他的父亲。徐悲鸿的父亲是民间肖像画师,以为人绘画肖像为生。在传统观念里,肖像最大的要求就是形似。故而徐悲鸿的绘画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一点可从其早期绘画作品中的逼真和形似找到印证。后徐悲鸿受***思想的影响,先后到日本、法国求学。在日本期间,徐悲鸿认识到了西方思潮影响下的日本绘画已经“渐能脱去拘守积习,而会心于造物”,在对比了日本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之后,徐悲鸿逐步形成了对写实、务实风格画风的欣赏。
▲徐悲鸿《九方皋》,1931年,纸本设色,纵139厘米,横351厘米,徐悲鸿纪念馆藏
(二)回国后(1928~1936年):中西文化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回国后,徐悲鸿大力主张素描是一切绘画造型的基础,倡导通过西方写实主义改变中国画的现状。可以说,徐悲鸿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位素描技艺的传导者。不过徐悲鸿的素描和西方素描还是有些许不同的,虽然徐悲鸿的素描同样注重***、结构和明暗处理,但他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以线为规范的虚实、轻重和顿挫的技巧。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徐悲鸿绘画作品的成熟阶段,他完成了着名的大型国画《九方皋》,在这幅作品中,徐悲鸿跳出了国画勾线填色的法则,***用融贯中西的画法,作品成熟大气,堪称经典。徐悲鸿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多且成就高,画的较多的是马、牛、狮、雀等,造型精练,生动传神。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在此阶段徐悲鸿的中国画技艺远远超过了其油画。
徐悲鸿绘画都有哪些特点?我认为在中国绘画史中,徐悲鸿是继清代郎世宁之后又一位把中西绘画艺术结合的艺术***,他所处的年代不受政治观念的左右,国内动荡不安,艺术处于百家争鸣,各界追求西方国家的先进的技术,价值取向,绘画也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油画,所以对国内绘画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徐悲鸿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巧妙地把东西文化柔合在一起,把中国绘画向写实推进了很大的一步,更进一步地让中国单纯的写意画、工[_a***_]相结合,尊定了中西绘画史又一里程碑,影响了几代人的绘画观念!徐悲鸿极具代表性国画作品奔马图,把马的各种特性栩栩如生地表达出来,让后人叹为观止!
徐悲鸿先生(1895年——1953年)是我国上世纪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对国画的改造影响了几代人,直到现在,学院派的国画教学方法仍然在沿用他当初创造的技法。这种技法的核心就是,吸收西方绘画元素,对国画的造型进行大幅度改造,使之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这些理念的诞生,源于他早年去法国留学8年,对西方古典绘画那种严谨的造型和精确的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
油画《凭桌》
徐悲鸿曾经说过:艺术家应与科学家同样有求真的精神。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他对绘画艺术的根本理解。在他眼里,绘画上的求真,一是要体现造型和结构的真实,二是要体现情感的真实,三是要用绘画反映真实的生活面貌。因此,反对模仿古人,遵循现实主义风格,追求写实性,用绘画服务于社会是他最基本的艺术理念。
油画《琴课》
事实上,徐悲鸿自始至终都在用绘画创作来践行着写实性的理念,不论是国画,还是油画和素描,徐悲鸿从没有脱离求真的精神,他认为,绘画跟写文章一样,要言之有物,不能画一些空洞的、虚构的,对现实生活没有指导意义上的画作。
国画《雄狮》
尤其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鼓舞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表现华夏民族那种威武不屈、坚韧不拔的品质,徐悲鸿创作了大量的奔马、雄狮、雄鸡,还有《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壮士》、《九方皋》等作品,这些作品既融入了素描技巧,又吸收了国画特有的笔墨韵味,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徐悲鸿艺术交流中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徐悲鸿艺术交流中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37122.html发布于 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