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前后的声乐艺术作品,五四前后的声乐艺术作品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五四前后的声乐艺术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五四前后的声乐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步步高这首歌写的背景?
《步步高》是属于“欢情”类的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音乐,是五四运动以后广东音乐极盛时期的著名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吕文成是一位对广东音乐的形式和发展有较大贡献的音乐家。《步步高》是其由上海移居香港后创作的广东音乐之一,也是吕文成在广东音乐的创作及演奏中,对传统民间器乐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新的尝试和改革的成功之作。
《步步高》中,作者创造了大起大落的旋律和递升、递降的严整曲调,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绪。
《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进,节奏明快,音浪迭起迭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是广东音乐中描绘节庆气氛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乐曲一开始,独奏高胡便以明亮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唱”出一首欢乐的歌曲。经常出现的大音程跳动,更突出了节庆气氛。作者在创作中敢于大胆***用全新的表现手法,使本曲在传统广东音乐中独具特色。
儿童歌舞剧创始人?
是黎锦晖
黎锦晖先生(1891-1967)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戏剧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近代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姐姐》《小羊救母》和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可怜的秋香》等都在当时的少年儿童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黎锦晖
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
黎氏八骏之一
代表作《麻雀与小孩》
1891年-1967年湖南湘潭处女座
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骏”之一。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
1967年逝世于上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黎锦晖是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他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的影响,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部歌舞节目,其影响遍及全国各个城乡和中小学校,乃至东南亚各国。
黎锦晖是湖南湘潭人,青少年时代广泛接触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1916年开始学习西洋音乐,五四运动之后,致力于改革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专门从事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
黎锦晖的代表作有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小小画家》、《春天的快乐》、《最后的胜利》,以及歌舞《可怜的秋香》等。
黎锦晖,字均荃,1891年9月5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黎锦晖排行老二,他兄弟八人号称“黎氏八骏”,日后全都是著名人物。
长兄黎锦熙是中国注音字母创始人,三哥黎锦曜是地质矿冶专家,四哥黎锦纾是革命家、教育家,五哥黎锦炯是铁路桥梁专家,六哥黎锦明是作家,七哥黎锦光则是《***槟榔》、《夜来香》等名曲的作者,八哥黎锦扬是美籍华裔作家(现今唯一健在者)。在八兄弟之中,则要数黎锦晖的成就最大,在中国的音乐史、戏剧史、电影史、文学史已至教育史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创造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五四前后的声乐艺术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五四前后的声乐艺术作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35005.html发布于 2024-07-24